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大 临沧市政协 中共临沧市纪委 市民·企业·投资者·旅游者
今天是: 正在同步网站服务器时间... 欢迎您来到临沧市政府门户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365bet开户网 >> 关注临沧 >> 正文
“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是蔗区群众的小康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2 15:17:18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执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每位党政领导干部思考、实践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价值尺度。云县要确保克期实现、并力争在临沧市率先实现小康目标,既要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和有利因素,加快赶超式、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又要始终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始终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群众接受。

  一、“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是蔗区产业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云县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一方面群众对于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态仍然十分脆弱,群众对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意识还很淡薄。既要发展,又要保护;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生态效益。面对沉重的生态压力和严峻的发展形势,云县必须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以生态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打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云县加快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由之路。

  蔗糖产业是云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县蔗园已经达到16万亩、总产量57万吨的规模。蔗糖产业在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成长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由于产业发展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甘蔗种植、蔗区发展以增加面积来实现入榨规模,忽视了对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毁林种蔗、开山种蔗,粗放经营、盲目开发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制止,造成了现在的广大蔗区森林植被极少,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空气质量差的状况。过去,蔗区的发展建立在单一产业布局之上。在新阶段推进产业化进程中,传统支柱产业不能丢,坚持生态建设不能松,林和蔗必须协调发展。

  “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模式,针对广大蔗农的增收致富和蔗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林稳蔗、以蔗养林”。在蔗区内进行林产业和种蔗业的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立足丰富的蔗梢资源,配套畜牧养殖业和沼气建设,以复合型、可循环的模式,既稳定蔗业,又同时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其核心在于以“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本前提,本质在于以“一区多业、多业并举、互为支撑、循环发展”的复合型模式发展产业。既保证了蔗糖产业持续发展,又兼顾了生态建设和保护,同时可以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是蔗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二、“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是蔗区群众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确定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创造性地以“三个核心指标”来谋划临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提升“三个核心指标”,对于“人的富裕度”的要求很明确,就是到2020年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区和半山区面积占95%,我们的特点在山、优势在山、出路在林,这是云县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和“不对称”、“错位”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山区、半山区,我们念活“山字经”,作好“山字文”,突出培育“林、畜”两大主导产业,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围绕市场,打好绿色、生态畜牧业品牌,以“核桃+饲草+薯类作物+沼气”,即“林草畜沼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县规划的150万亩泡核桃基地建成后,10年内可基本确保山区、半山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目标。

  那么,坝区群众又如何实现小康呢?在云县,占少数的热区、坝区面积中,绝大部分已经被蔗区覆盖。甘蔗种植这份甜蜜的事业已经使广大蔗农享受到了增收的喜悦,但这份喜悦离人均万元的小康目标还相差甚远。当前,种蔗业发展中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政策导向将长期保持。显然,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靠扩大种蔗面积或单纯以提高单产来支撑蔗区群众奔小康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实施“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是林产业优势和种蔗业、畜牧业传统的最佳结合。

  ——种蔗。实施“蔗、水”配套工程,企业、政府、社会、农户多管齐下,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兴建沟渠、蓄水池、小水窖。以解决灌溉问题为突破口,3年内使全县甘蔗平均亩产提高1吨以上,达到总产75万吨的水平。

  ——种林。因地制宜地选择紫胶、膏桐、澳洲坚果、美国山核桃等适宜的树种,在蔗区道路两侧进行排状种植;在户与户的蔗区边界进行条状种植;在大面积的蔗区中间,按一定面积分块进行带状种植。“条状发展林业,块状发展甘蔗”。林地既是地界、又是通道,既是绿化树、又是“摇钱树”,做到蔗中有林、林中有蔗,“以林稳蔗、以蔗养林”。

  ——发展畜牧业。立足蔗区交通便利、离市场较近的优势,扭转一家一户庭院养殖的“散、杂、粗”现状,实行“集中养殖、分户管理、集约经营”的运作模式,在城镇、集市周边布置大、中、小养殖区。立足蔗梢资源丰富的优势,改变蔗农焚烧蔗梢提肥的传统习惯,利用蔗梢进行氨化作饲料,3年内使蔗梢的利用率达到95%。做到以蔗促畜、以畜稳蔗。

  ——发展沼气产业。沼气既是清洁能源,同时又是农民的增收产业。要树立节能就是增收的观念,把沼气当作产业来建设、管理和经营。以集中兴建大型沼气池,再输送到各户或以“一户一池”的方式,使每户农户都能用上沼气。做到“畜蔗结合,畜沼一体”,人畜分离、畜粪入池、沼液作肥,建立起循环利用、循环发展的产业链。

  以此,使坝区蔗农每年平均从种蔗中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从林与蔗的结合中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从蔗与畜的结合中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从其他农经作物和副业中再得到1000元左右收入,最终可以实现到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的小康目标。

  三、“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是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蔗糖产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上世纪末,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国际蔗糖市场紧缩,临沧市内的蔗糖企业“一夜之间”陷入困境,广大蔗农增收无望,散失了种蔗的积极性和信心。云县的蔗园面积也大幅度减少,蔗糖产业跌落到低谷。产业结构单一,蔗农几乎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已经是蔗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旦市场行情走低,蔗园面积就迅速减少,这是市场规律带来的必然现象。市场风险来临,蔗园面积减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蔗区基础设施投入无法回收,企业利益受损,蔗农也失去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市场行情好转,企业又再以高额的生产垫本和巨额的基础设施投入来刺激种蔗积极性。这已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企业做强做大。在现有条件下,蔗糖产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实施“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以复合型的布局,实现“一区多业、多业并举、互为支撑、循环发展”,可以确保在蔗区林业上有收入,甘蔗地稳得住,畜牧业能增效,沼气建设能带动。一是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同样的耕地面积用于种林木产生的效益高于种蔗,从蔗区中划出来一小部分面积种林不会影响蔗糖业,群众易接受;蔗园进一步稳定,企业易管理。蔗梢作饲料,畜粪入沼、沼液作肥,提高了利用率,增加了群众收入,有利于减轻企业和蔗农生产和管理压力。二是降低了蔗农对单一产业的期望值,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可减少蔗农跟随市场行情随意毁蔗、转产的行为,整体上有利于稳定蔗园面积。三是改善了蔗区生态环境,长远上改善了蔗区的水、肥、路的水平,可为提高单产提供有利条件。四是蔗区整体的绿化、美化,可为蔗糖产品和企业增加综合竞争力。

  实施“林蔗畜沼一体化”发展,既是蔗区小康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蔗区生态建设的需要;是林、蔗、畜、沼一举多得的产业化路子,也是企业和蔗农“双赢”的发展路子。

  (作者:中共临沧市委常委、云县委书记 余炳武)

关注临沧录入:cqh    责任编辑:cqh 
网站搜索
高级检索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21号

主办: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 承办: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及维护: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 滇ICP备05000018号 技术支持: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络备案 云南网监ICP备案
53090203202036
网络备案 云南网监110
报警服务